水處理控制系統
所屬分類:DCS and PLC
- 點擊次數:
- 發布日期:2017/03/16
- 在線詢價
海水淡化成為目前解決淡水資源稀缺的重要技術,而電滲析技術因為具有的能量消耗少、藥劑消耗量少、環境污染小、設備小、操作簡單、設備規模和除鹽濃度適應性大等優點,近幾年得到了較快的發展。
1、首先海水進行預處理:海水中存在一些不穩定離子,若所處環境改變后,這些離子會還原成膠狀物致使原水濁度升高。因此,在原水進入淡化裝置之前首先進入沉淀池進行初次沉淀,并得到初步澄清沉淀。由于原水中含有微生物,在預處理前加次氯酸鈉(2mg/L)殺滅細菌,同時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的滋生。殺菌后的水加入絮凝劑(聚合氯化鐵5mg/L)進行直流凝聚,以便后續過濾去除。
2、超濾處理:海水經過初次沉淀后,再通過超濾裝置將海水中大顆粒的固體進一步過濾,使水質達到進電滲析設備的工藝要求。
3、電滲析處理:電滲析是利用離子交換膜在電位差推動力的作用下,從水溶液中脫除離子的一種分離技術。 當氯化鈉水溶液流過兩膜間的隔室時,在電場作用下,溶液中帶正電荷的鈉離子做定向連續遷移,滲透通過帶負電荷的陽離子交換膜,被陰離子交換膜阻擋;與此同時,溶液中帶負電賀的氯例子連續滲透通過陰離子交換膜。這種反離子的定向遷移結果是每隔一室溶液中的離子濃度增加,而與其相見的另一隔室內的溶液中離子濃度下降。從而使離子得到了分離和濃縮,海水得到淡化。
4、反滲透處理:經過電滲析處理后的海水,電導率基本符合引用水的標準,再通過反滲透裝置將水中含有的大顆粒物質濾出,就可以達到直飲水的標準了。